天天微资讯!别再说我崇洋媚外:我为什么喜欢圣诞节?

来源:观察网2023-05-01 13:58:21

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资料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圣诞节,每年要不要过圣诞节,都会在网上各种争议。过洋节,会被骂“崇洋媚外”。

其实,随着千禧一代的成长,圣诞节似乎已经是生长在现代文化里的一部分。

按照ink的价值观,无所谓崇洋媚外,我们需要宽容和多元,过圣诞节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背叛。

能够享受当下,热爱生活,才是我们最想去倡导的。

也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说起圣诞节,想起了以前查到资料看到的冷知识:圣诞老人本来是穿绿色衣服的。而他们带的帽子…对,就是绿帽子。

在17世纪早期,人们觉得绿色植物有抵抗严寒的魔力,所以会用绿植装饰家里,圣诞老人作为魔法和春天的象征,是给人带来希望的,因此圣诞老人最开始,就是绿色的。

那是谁把他变红的呢?是搞出“可乐红”的营销奇才可口可乐。为了更好的打广告,可口可乐请了插画家Haddon Sundblom,设计了穿红衣服的圣诞老人形象。

但说真的,红色的圣诞老人,从节日氛围烘托上来说,确实比绿色的要热闹喜庆多啦!历史上可口可乐和很多艺术家都有过著名的合作,比如在上世纪曾被《纽约时报》誉为“本世纪最受欢迎的艺术家”的Norman Rockwell,他为可口可乐创作了垂钓的小男孩,也十分可爱。

作为一名基督徒(新教),我每年都很重视圣诞节,而且不是流于表面形式的那种。近几年社会上总是有一种声音说圣诞节是国外的节日,其实这样有失偏颇。超哥在这里说明一下,宗教信仰是不分国界的,宗教性质的节日也是属于全世界的信徒的,如果说圣诞节是所谓“洋节”的话,那传统节日腊八节是来源于印度的佛教的节日,不也是国外的节日嘛!

国内基督徒家庭过圣诞节,都会在24号平安夜晚上一起去教堂有专门的聚会,一般都会是祷告、牧师查经和本土化的晚会节目,节目是基督徒们自发组织准备的。25号则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一般都是所有家庭一起聚会参加晚宴,这是标准的国内基督徒过圣诞节的习俗。

超哥我不太一样,因为我不是基督教家庭,24号平安夜去教堂祷告聚会结束后我会选择和其他朋友一起过非基督徒的圣诞节,也就是一起出去聚餐疯玩。国内非基督徒年轻人过圣诞节其实目的很单纯,就是找一个理由放松放松开心开心,因为传统节日几乎都是要和长辈一起过,所以气氛比较沉闷。

我印象中的圣诞节,起始于三岁那年的冬季。那是我开始学习英语的第一年,圣诞节前的那堂英语课,老师在课堂上一句一句的教大家唱Merry Christmas和Jingle bells,每个人发了糖果和小小的圣诞帽。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关于圣诞的故事。

平安夜,心里揣着故事的我跟着父母在购物街散步,街边的橱窗上画着关于圣诞节的各种符号,耳边是学了几天的熟悉曲子。小孩子总是有着丰富的表现欲,就这样叽叽喳喳地和父母说了一路关于圣诞老人的传说。当天的晚餐,是俄式西餐,大概因为是第一次吃,我甚至还能记忆起那天落座的位置。在西餐厅楼梯下的转角,有个不大点儿的小孩儿,兴奋地抬起头说,"我想吃罐牛和pizza"——顺带着炫耀了刚学会的单词。

99年的圣诞节,家里布置了一小棵圣诞树,当然啦,那是一棵假树,树下散放着几只没拆封的礼盒,爸爸扶着我站在桌子上挂上了最顶端的那颗星星,说是会有好运。一直到千禧年来临之前,那棵圣诞树都摆在屋子的中央同那颗金灿灿的星星一起。我对着它许了愿望,我说——"希望世界和平"。

"如果有一天能见到圣诞老人就好啦"彼时,穿着一件红蓝相间的毛衣,梳着乖巧的娃娃头的我在心里暗暗想着。

这是关于我的圣诞节最开始的故事,虽然年代久远、懵懵懂懂,却意外地记得无比清晰。

后来,贺卡、信件、巧克力和不知某一年突然出现的"平安果"加入了关于圣诞节元素的描绘之中,着实愈发丰富热闹,然而最初的仪式感,却慢慢的变淡了。

而与圣诞老人相关的那个愿望,也逐渐被埋在心底。

这样便到了2018年。我去到了兰罗瓦涅米的圣诞老人村,随着长长的队伍进到那间神秘的屋子。屋子里,一位和画片上别无二致身形庞大、有着一团白色胡子的"圣诞老人"坐在中间的椅子上,和蔼的笑着招手。我屏住呼吸,对"圣诞老人"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你好"他说,"圣诞老人"的普通话很标准,每一位拉普兰的"圣诞老人"都会各种国家的语言以满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于是我回答道,"你好",我悄悄地揪了揪他的胡子,然后同他握了手。那一刻,我醉心于童话世界的完满和感念于少年心愿的达成。"Have a nice day."最后他说道。当然,离开屋子后,便是一位帅哥温和地告知你,如果需要你和圣诞老人的合影,请支付xx欧元(´◔ ‸◔`)总归是要回归现实的(乖巧付钱.jpg

祝大家在2019年度过一个美好的圣诞节~

小时候学校说,圣诞节是“洋节”。不能过。

但我好像总有点理由过这个“洋节”——因为平安夜是姥爷的生日。

姥姥生日恰好也在12月,所以两个人几乎在一起庆祝,导致我到现在不记得外婆生日到底是多久(姥姥看到别生气哈哈哈哈)。从小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每年的12月就是我们难得的特殊日子。

但在长大后,这样的日子似乎总提醒着我,时间又飞快的过去了。去年,姥爷生病动了手术,才惊觉原来他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可以每天风里雨里接送我上学的老头了。在离开家乡的日子里,见他们的机会总是越来越少。见面的时候会比过去更为珍惜。

今年的平安夜,想给姥姥姥爷买一些礼物,但却被他们推三阻四的拒绝,说太浪费钱了。要是这篇推送能被他们看到,能不能当做一个生日惊喜呀。

平安夜,平安的夜晚。我一直以来都喜欢这个名字,这样的日子里一定会有好事发生吧。

祝姥姥姥爷生日快乐!平安夜快乐!

相比大家有滋有味的圣诞节,我似乎没有真正过过这个节日,都是随波逐流,和大家一起送送苹果罢了。

印象最深刻的平安夜应是大一,我是师范类大学的师范类专业,这意味着什么?班里几乎没有男的我们当时班级是19个女生1个男生。平安夜那天晚上,唯一的男生(班长)把我们叫到班级里开会,大家还挺生气的,谁的平安夜去开班会。到了班级发现班级里被布置了一番,每个人桌子上都有一个包装好的苹果 还挺感动的。

还是那个时候回想起来比较有意思,现在的圣诞节身边连互送苹果的“仪式感”都没有了。

前年的平安夜是在飞机上过的,凌晨两点多恍恍惚惚根本意识不到是平安夜。直到飞机上响起铃儿响叮当才反应过来,顿时眼泪就溢了出来,感觉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有温度的。

其实无论洋节还是传统节日,可以给远在异乡的自己一份安慰,一份感动,可以唤起一段美好回忆,这样就挺好~

圣诞,首先我是拒绝的。

任何冬天的节日我都是拒绝的,包括春节,因为我讨厌冬天。

再说,一个洋节日跟我有什么关系?不都是商家的套路么?别人过年我们瞎开心个什么劲?然后,就“真香”了。

自从我和我的老同事们约定了每年的圣诞节一起聚餐,然后互相交换圣诞礼物,这件事就变得可爱了起来。

准备礼物的过程,原本是个令人头疼的事情,但自从加入了印客,发现了有意思商店,从此买礼物不用愁,既便宜又有格调,接下来每次聚餐,我的礼物都能够C位胜出了!(老板是不是要给加鸡腿!)

所以说,节日这个东西,不存在不喜欢的,只要可以收礼物,你都是会喜欢的。

最后,祝大家圣诞快乐吧~

圣诞倒是无感,更像是一次年末总结。做了几年内容,初心好像还在,热血偶尔高度沸腾,顺带患上了焦虑症性冷淡“媒体职业病”。

每年年末收尾,约上三五好友,喝点茶,小憩一会儿,围在火炉旁激扬粪土,算是在坚守心中乌有之乡。

常言信息爆炸时代,读者难以辨之,笔者难以抉之。黑塞说:从不吃笔者还未消化完伴着唾液的食糜。哈哈,这个敏感的小老头不仅得其意而且代其状,挺有意思。

值此圣诞还是希望朋友们能继续关注印客,因为2020还有更多的惊喜和更好的内容等待着inkers。

还是那句话: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平安夜与圣诞节,已经渐渐本土化了

我们也许不吃火鸡、不挂槲寄生、不给耶稣庆生

但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异乡

饰橱窗、家人团聚、互赠礼物

是多么美好的盼望或回忆呀

你的平安夜和圣诞节有什么记忆和故事呢?

快留言和我们分享吧!

学生党们

你的圣诞树是这样的吗?

标签:

  • 路线
河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例
天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